这些年,北京烤鸭火遍大江南北,红遍全球各地,北京烤鸭店的竞争也日趋激烈。
为了吸引消费者,商家不断在北京烤鸭上动脑筋:有的在配食上创新,新增鱼子酱、芥末等配料“丰富”口感;有的在呈现形式上下功夫,创新烤鸭片法,摆出各种“特殊”造形。
烤鸭行业的不断创新是好事,能有力地推动行业向前发展。但盲目的创新也有可能会“毁”了你家的大好生意。
拿北京烤鸭的片法来说,从传统的杏叶片、柳叶条,到现在各式各样的片法摆盘,北京烤鸭的呈现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。
小编没法告诉你哪种片法最好,毕竟各有各的优点。但是,烤鸭无论怎么片,都应该遵从一个原则。今天,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刘恩来大师对于北京烤鸭片法的心得体会。
以下为刘恩来大师分享原文。
1.传统片法
片法决定了食物的造形、口感、味觉,它能充分体现美食的精华。有一种说法是,北京烤鸭——三分烤、七分片。
传统北京烤鸭片法有二种:杏叶片,柳叶条。
全聚德在80年代初上烤鸭的方法分三盘:鸭胸皮一小盘,鸭全身肉分二盘,第三盘是将鸭头分开码在盘中间,上面放二条鸭里脊和鸭尾皮二片。
鸭架煮汤,去掉鸭尾(分别烹制成糖醋鸭尾,红烧鸭尾售出),剩下鸭架骨用硬气冲鸭汤,冬天放白菜豆腐,夏季冬瓜片。
全聚德的宴会及零点均延用这两种传统片鸭方法。
2.抹刀片法
我(刘恩来)82年进店工作,两年间潜心学习鸭子的初加工、开生、制鸭坯、片鸭,熟练掌握了整个 烤鸭流程。
展开全文
我在工作中观察发现,现有片鸭刀法影响烤鸭的整体出品美观。原刀法没能最大程度展现出这道享誉世界的中华美食的精髓。
85年我在工作中不断揣摩总结研发,对片法进行大胆创新,抹刀片法应运而生,现在有60%以上的烤鸭店都是在使用这种抹刀片鸭法。
3.片鸭方法应遵从的原则
北京烤鸭的精髓,第一是食材,第二是温度。只有温度才能完美呈现这道美食。
因特意造形而放弃温度的北京烤鸭,是没有灵魂的产品,其丢失了北京烤鸭的精髓。
要最大程度展现出这道中国美食的精髓,一定要在第一时间、特定温度下,把烤鸭最精华、味美的部位呈现给食客。此时食客才能品尝出北京烤鸭的酥、香、嫩。
抹刀片法能将传统的美食演化成米其林用餐标准。它能量化到每位食客吃多少片,从而定量分餐给每位食客。
在满足目食(美观)的同时,进而将食客的味蕾调动起来,让食客获得品尝美食的幸福感。入口后鸭肉酥、香、嫩并带有肉汁,温度适中稍烫,这种口感最能充分调动食客对这一美食的热爱。
抹刀片法迅速推广开来, 对食客来讲,它能带来最好的就餐体验;对餐厅来讲,它能大大提高片鸭速度,从而提高餐厅的工作效率。
现在还有一种片鸭方法是从杏叶片中演变来的,其保留了杏叶片的传统片法,在摆盘中演变出多种造形。
其出品更像彩拼(冷盘)。其片鸭速度慢,损失了温度。为了维持温度,其对烤鸭添加了加热、保温多种功能。
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,北京烤鸭二次加热保温的过程,使得酥、香、嫩的口感、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,失去了这个美食的本真,变成了目食。
在烹饪美食中,无论中餐还是西餐,刀法是为了造形、最大化的展现食材的精髓。
通过不同刀法,将食物按相对应的烹饪加工方法来呈现给食客,合理的刀法能突出食材的优势,充分发挥食材独特的本味。
所以无论何种片法,一定要为食材的本味服务。
来源:烤鸭师联盟
免责声明: 分享是一种美德,部分图片、素材来源网络;原创文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,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