👉当骨折发生时,除了骨头的断裂,受伤部位往往会迅速肿胀起来,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。骨折后的肿胀通常需要多久才能消退?又该如何应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问题?
📍骨折一般多久消肿
以下是对上述关于骨折消肿时间内容的详细具体量化回答:
🔸轻微骨折:像手指、脚趾等小部位的闭合性骨折,一般在受伤后的1-3天达到肿胀高峰期。从第4天开始,肿胀会逐渐减轻,大约在5-7天能看到明显的消肿迹象。通常在1周内,肿胀程度可减轻30%-50%,两周内可减轻70%-80%,基本在3-4周内完全消肿。
🔸复杂骨折:长骨骨折(如大腿骨、小腿骨)或关节内骨折,这类损伤较为严重。受伤后的2-5天会达到肿胀高峰。从第6天起,肿胀慢慢消退,但速度相对较慢。在1-2周内,肿胀可能仅减轻10%-20%,2-4周内,可能减轻30%-50%,完全消肿往往需要6-12周,甚至更长时间,具体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个体的恢复能力。
🔸开放性骨折:伴有皮肤破损的骨折,由于存在感染风险,肿胀消退情况更为复杂。受伤后的3-7天为肿胀高峰期。在伤口得到有效控制且没有感染的情况下,从第8天开始逐渐消肿。1-2周内,肿胀可能减轻10%-20%,2-6周内,可能减轻30%-60%。但如果出现感染等并发症,消肿时间会显著延长,可能需要8周以上,甚至在感染得到彻底控制后才能逐渐消肿。
🌺骨折后应该怎么做才能促进愈合呢?以下是一些建议:
🔹补充营养: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,如大豆、瘦肉、海米、贝壳类食物以及奶制品和豆制品等。这些食物可以为骨折愈合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。
🔹功能锻炼: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。这有助于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,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。
🔹避免感染: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护理,避免感染。一旦发现伤口红肿、疼痛或渗出物增多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👀骨折后的肿胀是骨折恢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,但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,就能够加速肿胀的消退过程。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疑问,如果对如何加速消肿请看下图。